stitcherLogoCreated with Sketch.
Get Premium Download App
Listen
Discover
Premium
Shows
Likes
Merch

Listen Now

Discover Premium Shows Likes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110 Episodes

39 minutes | Mar 7, 2023
【一口哲學書】S01E05《動物公民》——當代動物權益的新篇章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再次邀請到林恩志(中研院歐美所的博士級研究員),為我們介紹加拿大哲學家威爾•金利卡與蘇•唐納森所合寫的《動物公民:動物權利的政治哲學》。 自動物權先鋒辛格 (Peter Singer) 的《動物解放》以來,動物權益的觀念逐漸為人接受,政府也開始明定各種保護與對待動物的法令。社會上越來越重視家庭寵物與動物保育,我們是不是可將動物也納入道德/政治社群之中、賦予牠們和人類相同的權利呢?這樣做,是異想天開還是真有可能?談動物的「政治權利」會碰上哪些問題?實際上又要怎麼實現呢?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bit.ly/3JiNgBk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5 minutes | Feb 21, 2023
【一口哲學書】S01E04《論自由》為什麼我們應該保障言論自由?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邀請到正在德國弗萊堡大學讀哲學博士的夏逸平,為我們介紹哲學家彌爾所寫的《論自由》。 言論自由在今日社會中稀鬆平常,就像空氣和水一樣自然。然而在彌爾所處的十九世紀英國,講錯話寫錯文可是會吃牢飯的!彌爾在 1859 年出版了《論自由》,成為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究竟彌爾為何敢於爭取言論自由?當時的英國已是民主社會,他論爭的對象又是誰呢?言論自由的根據為何?又是否絕對沒有限制呢?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SicCSJ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3 minutes | Nov 29, 2022
【一口哲學書】S01E03 《少即是多》為什麼我們該放棄成長來拯救世界?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要談談與現代人類密切相關的「氣候變遷」議題,邀請到中研院歐美所的博士級研究員林恩志,為我們介紹經濟人類學家傑森.希克爾 (Jason Hickel) 所寫的《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 一般人都會把「氣候變遷」當成是科學問題或政治問題,哲學家可以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的呢?希克爾要我們放棄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也就是放棄對「成長」的追求,來解決這個全球性的議題,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人類可以用「綠色成長」或者「碳紅利普發」來抵銷經濟成長所需付出的代價嗎?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ETmGM2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3 minutes | Nov 22, 2022
【一口哲學書】S01E02 班雅明的《單行道》通往何處?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介紹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的《單行道》(Einbahnstraße),請到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蕭育和擔任來賓,為我們介紹這本號稱是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作品集,帶我們一起瀏覽這條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 班雅明的寫作風格如此獨特,沒有哲學背景的讀者該如何入手?《單行道》所要表現的哲學思想又是什麼呢?歡迎收聽本集,和我們一探究竟。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感謝出版社方舟文化贊助本集播出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GyBfab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6 minutes | Nov 15, 2022
【一口哲學書】S01E01 為什麼《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本系列第一集跟大家介紹哲學新媒體最近出版的《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2022),請主筆作者孫有蓉和大家聊一聊這本書的 podcast 起源,為何以「翻桌」這種另類的方式來撰寫自然哲學到自然科學的歷史發展,還有它能給讀者/聽眾帶來什麼樣的收穫。 歡迎愛書成痴、愛智成癮的朋友訂閱追蹤,收聽最新集數。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hNjaeg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Nov 8,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10《逃出夢幻島》與杜維明的儒家世界觀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UEKOs0 《超驚嚇新儒家》第十集完結篇要介紹新儒家第三代杜維明。杜維明的處境與上一代新儒家(第二代)完全不同。他預設了西方現代的多元架構,認為沒有必要去證明儒學傳統比別的精神傳統更優越,只須說明自己的立場,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即可。 留學哈佛並在美國大學任教的杜維明可說是中西文化觀點對話的一個橋樑,主張儒家價值的現代化,並以詮釋學的方法來理解與詮釋儒學傳統。他希望大家以平實的史學家態度配合開放的哲學家心靈來面對儒學的研究工作,不需要過度吹捧。 畢竟,吹過頭很容易就會落入扭曲虛假的幻想,就如 2020 年美國恐怖片《逃出夢幻島》(Fantasy  Island)  一樣,美夢變噩夢。有一個神祕的島嶼能讓你美夢成真,五位因為比賽勝出而獲得前來夢幻島資格的主角,坐著小飛機抵達這島嶼。島主許諾會為他們每個人訂製他們的願望,並幫他們實現。有人想要永不結束的派對、有人想要挽回當初沒答應的求婚、有人想要一圓從軍夢,而有人想要報復當年霸凌自己的同學...。當願望一旦實現就無法中止,大家開始意識到美夢成真不見得是件好事!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fKeOni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Nov 1,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9 《忌日快樂》與劉述先的「兩行之理」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Wmri4U 《超驚嚇新儒家》第九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三代、從學於方東美的劉述先。新儒家第三代的是目標是 : 使儒學進入漢文化圈以外的全球世界,與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各種文明進行對話與溝通。劉述先在他一生的學術事業上,很努力地在達到這目標,並自覺地與第二代的唐、牟做出區別。 劉述先的學術貢獻有三項重要觀點 : 理一分殊、兩行之理,與迴環的必要性。「兩行」是劉述先對於儒、釋、道三家關於「超越」與「內在」的詮釋,他認為儒家沒有在現世與他世之間劃下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所體現的是一既內在又超越之旨。 小英用 2017 年的美國恐怖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  這部片來說明人內在小惡魔跟小天使並存、但最終選擇當小天使的「兩行」之說。一名在生日被謀殺的女大學生,竟遭遇到時間循環而重新回到那一天。生日時被殺已經很悲慘,讓人崩潰的是無法脫離這種「死而復生」的輪迴。女主角每次都奮力地想逃離兇手,並且想要在前面的線索中找出兇手......。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FGspqa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5 minutes | Oct 25,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8 《鬼片: 即將上映》與蔡仁厚說牟宗三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DsEaix 《超驚嚇新儒家》第八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三代。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一代的重要任務是開拓海外市場,也就是使儒學進入漢文化圈以外的全球世界,與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各種文明進行對話與溝通。例如牟宗三大弟子之一的蔡仁厚,主要溝通地區在亞洲,指導相當多韓國學生,也間接促成很多中韓學術交流。 蔡仁厚的學術貢獻在於準確地詮釋牟宗三的著作,而這樣的研究方向切合於他那個時代、全世界都想理解新儒家的渴望。他自己個人的研究特色則都融在詮釋牟宗三先生的著作內,而且喜歡以自製表格的方式表達義理脈絡與系統架構,有助學習者理解。 師承蔡仁厚的小英用韓國 2019 年上映的《鬼片: 即將上映》(Amjeon)   來說明他順著牟宗三學理闡發的學術風格。新銳女導演想拍一部好的恐怖片想瘋了,在得知一部在八年前被禁播的片子後,女導演決定看片子找出過去發生的事情原委,希望能給自己的創作帶來一些靈感。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可以讓觀眾看到一半就衝出戲院、甚至還有人因此心臟病發呢?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gy8wat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5 minutes | Oct 18,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7 《國定殺戮日》與徐復觀的倫理與政治不可分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Tv3Joz 《超驚嚇新儒家》第七集要來談新儒家第二代的最後一位學者徐復觀。徐復觀 24 歲時到日本留學,透過日本翻譯書接觸到很多西方的文獻。後來他與同學抗議日本侵華而被驅逐出境,回國後經友人介紹到部隊任職,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徐復觀一直持續著軍旅生活。跟宋代王守仁類似,都曾透過軍旅接近過政治核心。 徐復觀認為知識分子與政治一直存在著摩擦狀態:一種在專制體制下要輔佐上位者的實際狀況與讀書人道德感的摩擦。他 47 歲時就提出「倫理與政治不可分」的想法,而且曾非常接近蔣介石,但他在權力核心旁當幕僚時,也沒能真正的實現他所謂的「消解上位者與人民的矛盾」。 倫理與政治不可分是什麼意思呢?小英用美國恐怖電影《國定殺戮日》系列中的第四集《殺戮元年》(The First Purge, 2018) 來說明。假設你是總統幕僚,總統請你想個方法來降低國家犯罪率,在知識分子有「透過政治實踐倫理觀點的責任」的這個前提下,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心理學家想實驗看看釋放暴力的效果,於是建議總統實施「一日謀殺無罪化」,結果......。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MzuVQJ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Oct 11,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6 《返校》與唐君毅的天德流行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rGLoc8 《超驚嚇新儒家》第六集介紹第二代的唐君毅。在時代的動盪中,唐君毅離開中國大陸前往香港定居。他面對時代問題,看到青年人在思想上的迷茫,也有感於與他同輩學者逃離中國大陸後,四散各處的感慨心情,因此發表〈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其中「花果飄零」隱喻華人之飄散四方,不只是身體四散,還有認同感跟心情的四散。 唐君毅原本喜歡西方哲學,最後回到中國哲學,這樣的回歸有他從自我傳統與血緣上的感性反思。他亦系統性的建構中國哲學,後以《生命存在與九靈境界》以初、中、後三階段的境界回答生命問題。他同時認為西方哲學、印度哲學到最後其實都是回應「人生命存在的表現思考」。所以他以《生命存在與九靈境界》融合佛學,由人的「生命存在」去說哲學。 這種走向內在生命的叩問,小英用臺灣驚悚片《返校》(Detention,  2019)  來闡釋。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山區高中裡,女主角方芮欣趴在桌面睡醒了,從凌亂的教室中舉起蠟燭往外走,外面下著大雨,整個學校像荒廢一樣到處被貼著封條。女主角一臉茫然恐懼,看到前方走廊有著她喜歡的張老師的背影,追上前,因為慢了一步而被關在禮堂外。然後發現身後走廊盡頭有個看不清楚臉的蒼白學生,像鬼一樣舉著蒼白蠟燭,向她走來......。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enrGze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Oct 4,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5 《蒙上你的眼》與牟宗三智的直覺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fFkkXO 《超驚嚇新儒家》第五集介紹新儒家的巨星扛霸子,牟宗三。新儒家歷經三代,第二代的牟宗三集大成,其後弟子基本上都在他的學理上做更深刻的闡釋。與很多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不同,牟宗三喜歡邏輯,而這點協助了他對於康德作品的理解。 牟宗三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以集其學說之大成的《圓善論》為要,可以同時窺見他融會康德、佛學、中國哲學的智慧,更加入自己對於人生的理性解析。而其中「智的直覺」是《圓善論》重要的起始點。 什麼是「智的直覺」?小英用美國末日驚悚片《蒙上你的眼》(Bird Box, 2018) 來說明。本片敘述一個母親要帶著雙胞胎孩子逃往避難所——為什麼要逃往避難所呢?因為五年前開始,人們只要看見「沒有形體的某物」後,就會被某種力量驅使而自殺。要安全的抵達避難所,你就必須蒙上眼睛,摸黑前進......。 😱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UVR7Z2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Sep 27,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4 《無間煉獄》與方東美的生生之德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dO1ptt 《超驚嚇新儒家》第四集要介紹介於新儒家第一代與第二代交界的方東美。方東美在 1921 年赴美國威斯康新州大學留學,回中國後任國立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1948 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在思想上,他認為原始儒家的孔孟荀已被後代稱儒家的人誤解,而對於原始儒家的掌握,須回到《尚書》洪範篇的「九疇」與《周易》這兩本書。 方東美主張《易》是真正理解原始儒學的重要書籍外,他其實認為《易》所展現的有機體的宇宙觀,是最高的智慧。在《生生之德》一書中,他提到《易》描述了有機體的宇宙觀,展示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皆在一個有機網絡下,密切來往,並在時間上是生生不已的創化。 「生生之德」這種有機創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很恐怖呢?小英挑了恐怖片《無間煉獄》(Gehenna: Where Death Lives, 2016) 來說明。女主角到塞班島對飯店的預定地展開探勘,跟夥伴們進入一個防空洞,然而這防空洞怪怪的,彷彿時間倒著走?而永生不死對於無德之人到底是祝福還是詛咒呢?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Ce7mco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5 minutes | Sep 20,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3 《絕命終結站》與馮友蘭的共相論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R1q1fQ 《超驚嚇新儒家》第三集要介紹留學美國、學習西方哲學的馮友蘭。在當時崇尚「中西匯通」的時代氛圍中,他卻認為面對西方文化,不需要中國哲學/文化的短處,只要快速學習西方學問的長處,把它融貫吸收,讓自己學問的短處慢慢變少、長處越來越堅實即可。這讓他選擇了跟梁漱溟不一樣的路,對傳統提出批判。 馮友蘭的學問貢獻在提出「共相」(universal) 的概念,延續著宋明理學家、特別是朱熹的「理一分殊」所揭示的存有論往下發展,將「理」、「氣」、「道體」、「大全」、「心性」等全收到「共相」的架構下。 要怎麼理解這個大概念呢?小英這次選了心目中超厲害的恐怖電影《絕命終結站》(Final Destination, 2000 - 2011)  來說明。五部系列電影的一個大原則就是:意外逃過死亡的人,死神一定會——以各種更嚇人的方式——找到你!這種情節和共相有什麼關係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DD54Vr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5 minutes | Sep 13,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2 《高草魅聲》與梁漱溟的究元決疑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povmTj 《超驚嚇新儒家》第二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一代中的梁漱溟。梁漱溟致力於中國大陸農村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無處不展現他儒學研究者的風骨。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代,熊十力是直接絕食抗議,而有機會離開卻選擇不走的梁漱溟,則是因為堅拒參與「批林批孔運動」而遭批鬥。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大家公認的代表著作,但他自稱一生歸宿於佛法,本集選擇他早期佛學作品《究元決疑論》,說明他「超越感官現量、理解宇宙本質」的主張。 小英選了《高草魅聲》(In the Tall Grass, 2019) 這部恐怖電影來解說這個主張。一名懷孕的女子和她哥哥聽到一位男孩的求救聲,兩人隨即踏進一片廣大的高草地中,卻發現可能再也走出不來了。他們要如何才能看破遮蔽視線的高草、了解這片草地的詭異本質,走出迷魂陣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eFfB8d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5 minutes | Sep 6, 2022
【超驚嚇新儒家】S02E01《聲命線索》與熊十力的體用不二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KSCqS4 《超驚嚇新儒家》第一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一代最重要人物,熊十力。熊十力的《新唯識論》建立起「體用不二」的重要概念,這「體用不二」主要是要破除二分理解事物的錯誤認知。他認為所謂的本體並沒有超脫萬物,而是存在萬物自體中,沒有抽象、實體的二分。 要理解「體用不二」這個概念,小英選擇的恐怖片是韓國電影《聲命線索》(Call,  2020)。故事是女主角無意在舊家老宅接到一通求救電話,剛開始以為是惡作劇,但後來發現對方是20  年前住在這棟舊宅的女孩。這女孩被母親認為是殺人魔鬼,所以預計在她作惡前先將她「處理掉」。這通穿越時空、連結到 20  年後的求救電話,在女主角出於善意的回饋後,改變了歷史。 這個改變造成了什麼樣的恐怖後果?兩個人的命運會以什麼方式彼此交織在一起?這部恐怖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體用不二」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THYhiW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minutes | Aug 30, 2022
【超驚嚇新儒家】trailer 預告
不經一番超驚嚇,怎得哲學撲鼻香? 繼第一季的《超驚嚇中國哲學》之後,愛看恐怖片的小英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新儒家》,這次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新儒家三代、十位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吃手手! 新儒家是哪一家?怎麼分三代?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ct1p1k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Aug 16, 2022
【冰的哲學】S03E10-B 哲學問題就是邏輯解謎嗎?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Ap01pN 🅱️ 《冰的哲學》第三季最後一集,我們同樣要用一個上下兩千年的問題來作為整季的結論——邏輯不好,哲學就沒法做了嗎? 打從詭辯學派興起的時代開始,人們逐漸意識到語言有其相對的自主性,甚至可以影響人對於現實的認知。亞里斯多德建立三段論邏輯系統,試圖在語言推論中找出對應於現實存在的形式化結構,確保真實與確定知識的可能性。邏輯一路從兩千多年發展到二十世紀前,數學化程度與自主性愈來愈高,但對哲學論辯與書寫的規範都還相對寬鬆。 一直到現在,原本只是一種論證方式的邏輯,反過來變成規定如何書寫哲學論證的規範——這個從英美分析哲學嫌歐陸哲學晦澀沒邏輯、歐陸哲學覺得分析哲學僵硬機械化的相互「叫囂」可知一二。我們要問:哲學問題就是邏輯解謎嗎?定義不清楚、沒有明確的邏輯論證,就不是在做哲學嗎?來聽《冰的哲學》第三季最後一集怎麼說!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QMudjT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7 minutes | Aug 9, 2022
【冰的哲學】S03E10A 邏輯、邏輯實證論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從西元前四世紀一直到十八世紀,其實邏輯發展的基礎模型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進入二十世紀後,大家一路聽了十八集下來,應該會發現十九、二十世紀邏輯的發展比起之前變動的非常劇烈而且快速,邏輯、數學和語言哲學三者緊緊糾纏在一起。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接在佛列格、羅素與維根斯坦之後,二十世紀邏輯實證論的出現。以石里克與卡納普為首的維也納學圈,主張反形上學,以及邏輯和經驗的密切結合,希望建立起一套理論架構,根據被經驗印證與否來判別一個命題是形上學命提還是科學命題。波普後來提出否證論,主張科學命題要有否證性,也就是被經驗否證的可能性。 本集還要特別要講一個波普和維根斯坦兩人發生過的一個暴力八卦故事:著名的維根斯坦撥火鉗事件!(警語:請勿拿撥火鉗對著任何人揮舞。)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povmTj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6 minutes | Aug 2, 2022
【冰的哲學】S03E09-B 現任法國國王是個禿頭!維根斯坦與羅素的描述理論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oSiX9y 🅱️ 上一集講到羅素如何找到弗列格邏輯系統裡面的一個 bug,也就是我們上次講的羅素悖論。這一集換成羅素被批評,之後提出了修正自己邏輯理論的描述理論。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居然敢批評羅素呢?就是他的學生維根斯坦。 羅素早期的時候主張一種真理對應理論,就是說一個命題「天空是藍色的」之所以有意義而且為真,因為這個命題對應到了一個 fact  事實,而這個事實就像是數字一樣,是一種抽象的存有物。那如果命題為假的時候,「天空是綠色的」對應到什麼東西呢?羅素主張假命題對應的是  fiction「虛實」這樣的東西。 呃,那如果是對命題的否定「天空不是藍色的」又對應到什麼呢?這問題可就愈來愈複雜、存在的東西也愈來愈多了。維根斯坦就是針對這一點提出批評,讓羅素修改了理論,來處理「現任法國國王是個禿頭」這種假命題。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JpjVUr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6 minutes | Jul 26, 2022
【冰的哲學】S03E09A 羅素和他的理髮師悖論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今天這一集要跟大家介紹一個二十世紀在英美哲學裡面非常重要的哲學家,羅素。羅素的作品很廣泛,從文學作品一直到數學都有,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羅素和懷德海一起寫的《數學原理》。看起來羅素好像是個數學家,但其實算是幾個早期分析哲學家裡面真的有比較多傳統哲學作品的哲學家。 大家可能都聽過鼎鼎有名的「羅素悖論」,像是說謊者悖論或者理髮師悖論,但這些都只是羅素悖論的一種而已。悖論和兩難有什麼不同?羅素為何要提出這個悖論?而這個悖論又和前兩集談到的弗列格形式邏輯系統有什麼關係?來聽聽有蓉的介紹。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vbhmPZ --- Send in a voice message: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message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COMPANY
About us Careers Stitcher Blog Help
AFFILIATES
Partner Portal Advertisers Podswag Stitcher Studios
Privacy Policy Terms of Service Your Privacy Choices
© Stitch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