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tcherLogoCreated with Sketch.
Get Premium Download App
Listen
Discover
Premium
Shows
Likes

Listen Now

Discover Premium Shows Likes

翻转电台FlipRadio(VPN required)

603 Episodes

162 minutes | 3 days ago
FULL 摆脱图画式误导 422-465节(维特根斯坦14)-翻转电台2.0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到底什么是哲学病?一切归纳和理论都是吗?哲学病是如何误导我们的?哲学病式的如何不与真实相融?克服对“哲学病”的教条使用。 在之前的内容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感到重要,就是“解释总会停止”。如何判断在何时应该停止追问,以便我们可以免于错误问题的误导。如“我听到他的话后,真的理解他的意思,这到底靠得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维特根斯坦一直谈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像”,语言如何构成图像,语言构成图像与真实有何关心呢?这些图像都是真的么? 一旦你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前面问题的判断反而变得简单,因为他说“不要想,要看”,在我们从容综观的时候,真假总是变得清晰。 1 主宰理解的图画 什么是图画?什么样的语句构成了一种图画式的认识,图画看上去非常清晰,似乎世界的真相已经被囊括在其中,但真的有用吗? PART1 图画:主宰我们理解的中介 ▸422 图画:一种理解的想象 ▸423 图画不等于图画的应用 ▸424 图画可以毫无应用的可能——也就是说,没有意义 ▸425 图画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的开始 ▸426 我们总是盲信图画的真理性而忽略图画的应用性 ▸427 我们借图画描述,却丝毫不意谓图画中的东西 2 呼唤并被图画误导 为何会产生图画呢?这与心理学的产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我们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阻断日常语言的自然流淌,而逼问一种更深的“为什么”之时,图画就出现了。而这幅看上去清晰无比的图画,真的有明确的意义吗? PART2 日常语言断裂处,呼唤图画 ▸428 “思想”的图像,在不起作用时产生 ▸429 错误的询问语句里词汇的“指物对象”,就是这种典型的错误逼问 ▸430 在我们不搞哲学病的时候,一切都挺好 ▸431 “理解”的图画 ▸432 进一步构想“理解”的图画 ▸433 超出解释终点产生哲学病,“理解”被唤起 ▸434 产生“哲学病(等价于 = 误导性提问)”的信念 ▸435 图像的发明:看仔细 ▸436 日常图画再组织为哲学病的图画 PART3 图画误导我们 ▸437 语词的图画:图画决定真假 ▸438 图画包含了一种意义的来源 ▸439 词汇与图画的连接是从哪里来的? ▸440 采用特定图像,不是为了让原问标题更清楚,而是引入了新的问题 ▸441 愿望的自然使用 ▸442 预期一词不用来反映“使预期为真”的命题 ▸443 设想并不是在脑子里有一个“意象” ▸444 符号 - 指物 - 意象 - 图像 都不是意义的来源 3 从“我”到“我们”的认识 在图画后,我们再次回到自然语用,来看那些看上去被图画、意象、逻辑主宰的清晰性,如何被替换为语用的清晰性。 PART4 语用的丰富,而非图画的单一 ▸445 语用就是交汇处 ▸446 语词的反复,让我们误以为确定性在这种反复中 ▸447 日常语言不是对命题的操作 ▸448 语言是功能,不是判断世界的结构 ▸449 使用句子,完全不必为句子设想一个图画 ▸450 设想不在理解前,理解不在执行前 ▸451 理解即执行 ▸452 预期的表达预期最明确的表现 ▸453 预期不是内心过程,也不是内心私有 ▸454 箭头不运作在心灵中,而在活人的社会中 ▸455 意谓不是我的行为,而是我们的行为 ▸456 我们观察他人的意谓学会了意谓 ▸457 不是不可以有图像,图像不是问题 ▸458 这仅仅是我们描述“命令执行”的语言游戏而已 ▸459 命令描述的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 ▸460 不必连接“命令”和“感觉” ▸461 命令也不是确定了一种“可能性” ▸462 “可能性”不具备任何“确定性” ▸463 寻找即寻找,不包含寻找对象的任何命题 ▸464 最容易识别的胡话——哲学病——图像 ▸465 预期包含真假命题?这完全看预期如何表达?不表达为真假呢?
47 minutes | 3 days ago
从“我”到“我们”的认识(摆脱图画式误导 3/3)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到底什么是哲学病?一切归纳和理论都是吗?哲学病是如何误导我们的?哲学病式的如何不与真实相融?克服对“哲学病”的教条使用。 在之前的内容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感到重要,就是“解释总会停止”。如何判断在何时应该停止追问,以便我们可以免于错误问题的误导。如“我听到他的话后,真的理解他的意思,这到底靠得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维特根斯坦一直谈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像”,语言如何构成图像,语言构成图像与真实有何关心呢?这些图像都是真的么? 一旦你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前面问题的判断反而变得简单,因为他说“不要想,要看”,在我们从容综观的时候,真假总是变得清晰。 3 从“我”到“我们”的认识 在图画后,我们再次回到自然语用,来看那些看上去被图画、意象、逻辑主宰的清晰性,如何被替换为语用的清晰性。 PART4 语用的丰富,而非图画的单一 ▸445 语用就是交汇处 ▸446 语词的反复,让我们误以为确定性在这种反复中 ▸447 日常语言不是对命题的操作 ▸448 语言是功能,不是判断世界的结构 ▸449 使用句子,完全不必为句子设想一个图画 ▸450 设想不在理解前,理解不在执行前 ▸451 理解即执行 ▸452 预期的表达预期最明确的表现 ▸453 预期不是内心过程,也不是内心私有 ▸454 箭头不运作在心灵中,而在活人的社会中 ▸455 意谓不是我的行为,而是我们的行为 ▸456 我们观察他人的意谓学会了意谓 ▸457 不是不可以有图像,图像不是问题 ▸458 这仅仅是我们描述“命令执行”的语言游戏而已 ▸459 命令描述的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 ▸460 不必连接“命令”和“感觉” ▸461 命令也不是确定了一种“可能性” ▸462 “可能性”不具备任何“确定性” ▸463 寻找即寻找,不包含寻找对象的任何命题 ▸464 最容易识别的胡话——哲学病——图像 ▸465 预期包含真假命题?这完全看预期如何表达?不表达为真假呢?
62 minutes | 3 days ago
呼唤并被图画误导(摆脱图画式误导 2/3)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到底什么是哲学病?一切归纳和理论都是吗?哲学病是如何误导我们的?哲学病式的如何不与真实相融?克服对“哲学病”的教条使用。 在之前的内容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感到重要,就是“解释总会停止”。如何判断在何时应该停止追问,以便我们可以免于错误问题的误导。如“我听到他的话后,真的理解他的意思,这到底靠得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维特根斯坦一直谈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像”,语言如何构成图像,语言构成图像与真实有何关心呢?这些图像都是真的么? 一旦你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前面问题的判断反而变得简单,因为他说“不要想,要看”,在我们从容综观的时候,真假总是变得清晰。 2 呼唤并被图画误导 为何会产生图画呢?这与心理学的产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我们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阻断日常语言的自然流淌,而逼问一种更深的“为什么”之时,图画就出现了。而这幅看上去清晰无比的图画,真的有明确的意义吗? PART2 日常语言断裂处,呼唤图画 ▸428 “思想”的图像,在不起作用时产生 ▸429 错误的询问语句里词汇的“指物对象”,就是这种典型的错误逼问 ▸430 在我们不搞哲学病的时候,一切都挺好 ▸431 “理解”的图画 ▸432 进一步构想“理解”的图画 ▸433 超出解释终点产生哲学病,“理解”被唤起 ▸434 产生“哲学病(等价于 = 误导性提问)”的信念 ▸435 图像的发明:看仔细 ▸436 日常图画再组织为哲学病的图画 PART3 图画误导我们 ▸437 语词的图画:图画决定真假 ▸438 图画包含了一种意义的来源 ▸439 词汇与图画的连接是从哪里来的? ▸440 采用特定图像,不是为了让原问标题更清楚,而是引入了新的问题 ▸441 愿望的自然使用 ▸442 预期一词不用来反映“使预期为真”的命题 ▸443 设想并不是在脑子里有一个“意象” ▸444 符号 - 指物 - 意象 - 图像 都不是意义的来源
53 minutes | 3 days ago
主宰理解的图画(摆脱图画式误导 1/3)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到底什么是哲学病?一切归纳和理论都是吗?哲学病是如何误导我们的?哲学病式的如何不与真实相融?克服对“哲学病”的教条使用。 在之前的内容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感到重要,就是“解释总会停止”。如何判断在何时应该停止追问,以便我们可以免于错误问题的误导。如“我听到他的话后,真的理解他的意思,这到底靠得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维特根斯坦一直谈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像”,语言如何构成图像,语言构成图像与真实有何关心呢?这些图像都是真的么? 一旦你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前面问题的判断反而变得简单,因为他说“不要想,要看”,在我们从容综观的时候,真假总是变得清晰。 1 主宰理解的图画 什么是图画?什么样的语句构成了一种图画式的认识,图画看上去非常清晰,似乎世界的真相已经被囊括在其中,但真的有用吗? PART1 图画:主宰我们理解的中介 ▸422 图画:一种理解的想象 ▸423 图画不等于图画的应用 ▸424 图画可以毫无应用的可能——也就是说,没有意义 ▸425 图画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的开始 ▸426 我们总是盲信图画的真理性而忽略图画的应用性 ▸427 我们借图画描述,却丝毫不意谓图画中的东西
68 minutes | 7 days ago
翻电Special 克服激进主义 III:激进主义的演绎 VOL.44
我们已经将激进主义收敛为了“苦乐同质”的基础,和“解决痛苦”的整体世界观。但如果要真的认识这个问题,我们依然需要沿着这个出发点,重新推导出他们的整个思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对激进主义产生理解,并知道如何在我们身上克服激进主义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不义苦乐为基础,还能如何? 2 休谟的整个思路 3 为何痛苦一定外生? 4 激进主义的丧主要特征 5 激进主义,一种偏狭的表达 如果听完这三期,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你在评论区提问,我将在第四期给予一些回应。
43 minutes | 8 days ago
翻电Special 克服激进主义 II:无痛苦的生活就是好生活? VOL.43
在仔细思考前,我都没想到,激进主义来自如此简单的一个基础。 在上次的节目中,我们区分了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激进主义是如何构成的,其基本假设是什么? 这也在解答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输赢?为什么要么喜欢敌我分辨和对抗。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为何上期节目引发争议,摆脱使用标签分敌我 2 再谈为何需要谈主义 3 激进主义的核心特征:善恶同质 4 激进主义:对痛苦来源的解释和彻底克服 5 激进主义特征:群体意识强烈、纯粹性、难以沟通 6 痛苦与幸福可以同时存在 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大家可以多想想,善恶真的同质吗?善就是恶的克服吗?
30 minutes | 11 days ago
翻电2.0小品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422-465 节 VOL.14
第二章我们用句读的方式,所以平时可以散步通勤睡前的时候反复听听这期节目,对文本有一些印象,听的时候不用多想,就当 “维特根斯坦的 50 断片” 那么听就行。   使用的是陈老师的《哲学研究》译本。   如果想看到对应的文本,我稍后会添加到小程序的时间轴上。
75 minutes | 12 days ago
翻电Special 克服激进主义 I:激进、自由、保守 VOL.42
在上次的节目中,我们提到了要做一个《克服激进主义》的小专题,这也是过去一段时间我逐渐思考得更多的一个话题。即:今天是一个激进主义的时代,克服思想中的激进主义,是我们克服“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分支话题。 什么是激进主义?什么是维特根斯坦的“保守主义”呢?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为什么要谈主义? 2 从左右之争到激进、自由、保守的三元视角 3 整体世界观进步的激进主义 4 维护个人自决的自由主义 5 反教条的保守主义 6 为何核心要批判激进主义 下一期我们会说到,Trump到底是激进主义?还是保守主义?
76 minutes | 14 days ago
翻电Special 做翻电五年来最大的改变 - 维特根斯坦 VOL.41
从去年7月进入翻电2.0第二章,维特根斯坦的相关内容到现在,时间上才过去仅仅半年,但确实对我造成了最大的影响。这充分说明,维特根斯坦哲学是一种真正“起作用”的哲学,而不仅仅是一种玄思,他起作用的领域,不是“思想”,而就是“日常生活”。 因此对已经进行的1-421节,我们借机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一个语言例子“真的喜欢” 2 维特根斯坦改变了我什么? 3 语言景致的根本转变
137 minutes | 16 days ago
FF30 | 06 费里尼 反梦境,成为小丑还是成为罗马
FF30 是翻转电台最终摸索出的电影类节目样式,以一个导演为单元,将其作品与社会勾连到一起。以符号解读的方式阐释电影,着重在电影的 “价值阐释” 方面。一共选择了 30 位导演进行,做完即止。 这是第六集,我们介绍意大利知名导演费德里科 • 费里尼,擅长拍摄瑰丽奇观的费里尼,常被简单的理解为“电影造梦”的大师,而其《八部半》等名作经常被看作一种光影的奇观,其《阿玛柯德》这样的作品被看作乡愁。费里尼被过于简单粗暴地理解了。 费里尼如何理解电影的真实性,他明白这种奇观和造梦的危险么?是的,他不是造梦的,他是反造梦的。 太初有为。 节目内容和时间如下,可以分段收听: 一、费里尼电影误解和母题:生活的改变 05:59 费里尼为何总被认为是“造梦大师”呢?与安东尼奥尼仅仅相差八年,费里尼电影表达的母题:生活的改变该如何理解,这个母题为何与我们今天的生活大有关系。 二、《生活的甜蜜》:错过甜蜜的沉沦 27:14 《生活的甜蜜》被誉为一副罗马的画卷,这部电影却是一个沉沦到更沉沦的下沉故事,主人公在罗马,为何继续浪荡,而无法达成改变? 三、《八部半》:扬弃巨大的造梦工程 01:06:18 这是费里尼做知名的作品,描述一个导演放弃自己拍摄的作品。因为这个拍摄已经成为了一个造假的盛大工程,我们该如何放弃我们自己的造假大工程呢? 四、《阿玛柯德》:法西斯式的停滞 01:41:38 这是费里尼重回小镇的电影,回答了《浪荡儿》的问题,为何一定要离开小镇?这是一种停止成长的危险,停止在一种法西斯造梦中。 五、成为小丑与成为罗马 01:55:11 如何真的带来改变呢?费里尼给出了两个路径,成为小丑或成为罗马。成为小丑已经不再可能,只能成为罗马,成为永恒之城,成为一个泱泱大人。 如果你要观赏费里尼,建议你观看《大路》《卡比利亚之夜》《生活的甜蜜》《八部半》《阿玛柯德》。 接下来要介绍的三位导演是,萨蒂亚吉特・雷伊、斯坦利 • 库布里克、让 • 吕克 • 戈达尔,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他们的作品了。
189 minutes | 23 days ago
FULL 重新构想语言 371-421节(维特根斯坦13)-翻转电台2.0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命题”后,我们可以有何种理解语言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在想,那到底我们该如何使用语言呢?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承诺了这本书的积极属性,在上期结尾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让伦理成为可能”。 是吗?难道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概括都心存疑虑,让我们认为说什么都会说错的一本书吗?在我们已经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涵义后,开始重构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吧,就从371节开始。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1 语言本质依然存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纯粹批判性的体系吗?很多人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不敢说话了,认为说什么都是错,什么都是暂时的,流动的。别担心,维特根斯坦并不主张一种语言悲观主义,只需要我们转变一个想法。 2 现代发明:内在意象 在这个转变想法的进程中,最关键的哲学病克服就是“内在意象”,这是启蒙运动中我们发明的意义中介物,也是一切问题的来源。 PART1 放弃“意象”中介 374节:作为图画的“意象” 375节:“默读”,一个无现象物 376节:“意象”作为中介的语言观 377节:“一样”是基于“中介物”的再构造 378节:两个“外现”和“环境”的搭配可以是一样的 379节:“先有”意象,再有名字的错误图画 380节:内在“指物”的执念 381节:但“红色”来源于外在的确定性 382节:意象是个错误的指涉 3 从内在意象到工具图景 转变对于语言的理解模式,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并不是一套反映真实、真理、事实与我们想法的镜子。而是一套工具,从这个内在意象作为中介的图景,到语言作为外部工具的图景,我们在多个例子中发现后者的优越。 PART2 想在语言之后而非语言之前 383节:语词的分析性——唯名论的来源 384节:概念的确定性 385节:“算”在一套“算”中 386节:意象图画:一种无标准物 387节:语言的肤浅视角 388节:我们的确定性在哪里? 389节:“意象”一种新的发明 390节:意象的“任意性” 391-393节:意象假设的荒唐(矛盾) 394节:我们需要外部共识的保证 395节:语言并不用来提供“设想” 396节:抛弃意象图画 397节:理解即“表现” 398节:意象往往与现实无关 399节:意象概念与概念无关 400节:意象感官不是感官 401节:意象发明对象 402节:存在之争是意象图画之争 4 拆除“我”的建构 克服意象后,更关键的是克服对于“我”的现代性执迷,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这种语法本质的意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更贴近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PART3 经验以语法作为前置条件 403节:换个图画,功能依旧 404节:“我”是谁? 405节:我未必要指一个人 406节:我不是一个精确指向 407节:犯了哲学病也不影响语言功能 408节:“我知道我疼”不是个有意义的意象设想 409节:“我知道我疼”的意象前提条件是“if me, not anyone else” 410节:我几乎形同“这儿” 411节:“我”有非常多的用法 412节:“我”的意象假设,恰恰没有自然用法 413节:慌不择路的“我”的指物关系 PART4 本质即一套语言工具 414节:比划不会得到结果 415节:哲学病的比划是熟视无睹的 416节:我有意识了就是“我normal了” 417节:“意识”不可经验 418节:比划人没有意识无意义 419节:这就是一种本质 420节:比划仅仅是忽略了背后的一套“工具” 421节:语法是一套一套的工具
60 minutes | 23 days ago
拆除“我”的建构(重新构想语言 4/4)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命题”后,我们可以有何种理解语言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在想,那到底我们该如何使用语言呢?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承诺了这本书的积极属性,在上期结尾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让伦理成为可能”。 是吗?难道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概括都心存疑虑,让我们认为说什么都会说错的一本书吗?在我们已经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涵义后,开始重构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吧,就从371节开始。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4 拆除“我”的建构 克服意象后,更关键的是克服对于“我”的现代性执迷,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这种语法本质的意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更贴近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PART3 经验以语法作为前置条件 403节:换个图画,功能依旧 404节:“我”是谁? 405节:我未必要指一个人 406节:我不是一个精确指向 407节:犯了哲学病也不影响语言功能 408节:“我知道我疼”不是个有意义的意象设想 409节:“我知道我疼”的意象前提条件是“if me, not anyone else” 410节:我几乎形同“这儿” 411节:“我”有非常多的用法 412节:“我”的意象假设,恰恰没有自然用法 413节:慌不择路的“我”的指物关系 PART4 本质即一套语言工具 414节:比划不会得到结果 415节:哲学病的比划是熟视无睹的 416节:我有意识了就是“我normal了” 417节:“意识”不可经验 418节:比划人没有意识无意义 419节:这就是一种本质 420节:比划仅仅是忽略了背后的一套“工具” 421节:语法是一套一套的工具
48 minutes | 23 days ago
转向更优越的语言图景(重新构想语言 3/4)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命题”后,我们可以有何种理解语言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在想,那到底我们该如何使用语言呢?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承诺了这本书的积极属性,在上期结尾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让伦理成为可能”。 是吗?难道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概括都心存疑虑,让我们认为说什么都会说错的一本书吗?在我们已经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涵义后,开始重构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吧,就从371节开始。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3 从内在意象到工具图景 转变对于语言的理解模式,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并不是一套反映真实、真理、事实与我们想法的镜子。而是一套工具,从这个内在意象作为中介的图景,到语言作为外部工具的图景,我们在多个例子中发现后者的优越。 PART2 想在语言之后而非语言之前 383节:语词的分析性——唯名论的来源 384节:概念的确定性 385节:“算”在一套“算”中 386节:意象图画:一种无标准物 387节:语言的肤浅视角 388节:我们的确定性在哪里? 389节:“意象”一种新的发明 390节:意象的“任意性” 391-393节:意象假设的荒唐(矛盾) 394节:我们需要外部共识的保证 395节:语言并不用来提供“设想” 396节:抛弃意象图画 397节:理解即“表现” 398节:意象往往与现实无关 399节:意象概念与概念无关 400节:意象感官不是感官 401节:意象发明对象 402节:存在之争是意象图画之争
37 minutes | 23 days ago
现代发明:内在意象(重新构想语言 2/4)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命题”后,我们可以有何种理解语言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在想,那到底我们该如何使用语言呢?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承诺了这本书的积极属性,在上期结尾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让伦理成为可能”。 是吗?难道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概括都心存疑虑,让我们认为说什么都会说错的一本书吗?在我们已经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涵义后,开始重构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吧,就从371节开始。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2 现代发明:内在意象 在这个转变想法的进程中,最关键的哲学病克服就是“内在意象”,这是启蒙运动中我们发明的意义中介物,也是一切问题的来源。 PART1 放弃“意象”中介 374节:作为图画的“意象” 375节:“默读”,一个无现象物 376节:“意象”作为中介的语言观 377节:“一样”是基于“中介物”的再构造 378节:两个“外现”和“环境”的搭配可以是一样的 379节:“先有”意象,再有名字的错误图画 380节:内在“指物”的执念 381节:但“红色”来源于外在的确定性 382节:意象是个错误的指涉
46 minutes | 23 days ago
语言与现实的真正和谐(重新构想语言 1/4)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在了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命题”后,我们可以有何种理解语言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在想,那到底我们该如何使用语言呢?毕竟之前我们已经承诺了这本书的积极属性,在上期结尾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让伦理成为可能”。 是吗?难道这本书不是让我们对一切概括都心存疑虑,让我们认为说什么都会说错的一本书吗?在我们已经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法”涵义后,开始重构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吧,就从371节开始。 371: 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1 语言本质依然存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纯粹批判性的体系吗?很多人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不敢说话了,认为说什么都是错,什么都是暂时的,流动的。别担心,维特根斯坦并不主张一种语言悲观主义,只需要我们转变一个想法。
87 minutes | a month ago
翻电问答 • 53 | 翻电不就是事后付费吗?也是知识付费啊
问题是: 请问在网上下盗版电影,听盗版音乐之类的行为道德吗?您曾说过自己也常常在网上下载盗版电影观看,并且不认为这事儿有啥不好。请解释为什么。 翻电不是付费节目,但接受打赏和捐赠。那么被动接受捐赠比起主动索要费用,到底好在哪里?我们知道那些个网络主播们也是采用捐赠的方式,收了个打赏就喊句老板大气身体健康,更交予房管、入群等好处和特权;就连您最推崇的维基百科都提供买tee式捐赠,这看起来和优酷时期的视频创作者们开淘宝店卖猪肉粒没啥区别。翻电的李厚辰也会给他的大金主一些好处和特权吗?发封商业互吹的邮件肯定少不了吧?这样做会不会减损你的自尊呢? 恳请您为我解答这些问题,“我的内容该不该收费”这个事已经困惑我太久了。提前感谢您。 来回答一下这个不客气的问题,今天我们有一种“向下兼容”,即认为一切有价值,体面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价值的冲动。在这个想法之下,我们对“公益”事业从业者有非常奇怪的态度,到底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公益性”。 今天的内容是: •破除向下兼容的道德想法 •金钱关系存在的社会必然性 •公益在钱的关系的细节中 •苏波荣:一个最小金钱存在感的尝试 •回答一些其他尖锐的问题 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38 minutes | a month ago
翻电2.0小品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371-421 节 VOL.13
第二章我们用句读的方式,所以平时可以散步通勤睡前的时候反复听听这期节目,对文本有一些印象,听的时候不用多想,就当 “维特根斯坦的 50 断片” 那么听就行。 使用的是陈老师的《哲学研究》译本。 如果想看到对应的文本,我稍后会添加到小程序的时间轴上。
194 minutes | a month ago
FULL 维特根斯坦“标准” 316-370节(维特根斯坦12)-翻转电台2.0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的”,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实证的”,什么是“归纳的”,但是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的”? 在之前的11期节目中,我们尝试关联维特根斯坦与我们生活中遭遇的语言与思想问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方法,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力,以便把握住他对语言系统反思的一些关键思路,不然我们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病”批判,也可能会出现教条式的运用。因此,什么是维特个斯坦所说的“语法”,什么是“语法问题”,就是本期的关键了。 像所有的形而上学一样,思想与现实的和谐一致要从语言的语法中来发现。——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 1 从心理学来的问题意识 如何从之前的问题延续到对于“语法问题”的探究,我们还是从上一期所讲的“心理学”问题进入。来分辨一下,心理学是语法式的吗?如果不是,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如何赋予语句以意义,分析语法式的有何价值? 2 审视自己的“想” 在这次的章节中,维特根斯坦核心分辨的概念是“想”。“想”的经验,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人当然在他的大脑内部,存在着一种“想”。但确实如此吗? PART1 再谈意义并非来自指物 316节:想的在场经验性 317节:一种经验性的内部归因,并不解决问题 318节:想和说的差别不是经验差别,而是语法差别 319节:想与表达符号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320节:在经验上,“思想”与“表达”是一种并不确定的因果关系 321节:“恍然大悟”不是经验性的,而是语法性的 322节:认为意义来自于经验,就是意义模糊的根源,其实意义来源于语法 323节:“我知道怎样继续下去了”是语法性的,对经验没有任何的影响作用 324节:语法本身并不能为经验提供保证和依据 325节:经验的两种依据 326节:解释是有尽头的 327节:讲话和思想都是语法问题 328节:“想”的使用与想的“经验”没有必然联系 3 想和说是一回事儿 在对“想”的分辨中,如果我们终于摆脱了去思考,“想”的时候,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样奇怪的问题。可以从“想”的语言环境中来看待“想”的语法环境,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来考察“想”与“说”的关系。 PART2 想在语言之后而非语言之前 329节: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330节:思考是外在性的 331节:外在的想没有丢失什么 332节:句子剥夺掉,“想”也消失了 333节:“纯内在经验”并不存在 334节:问一种“内在感觉”的表达没有意义 335节:表达的“前条件”是什么? 336节:句式可以是表达的“前条件” 337节:句式不是“内在构造”的 338节:意象不进入图画 4 合语法的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来探索,什么是“语法命题”了,维特根斯坦所一直强调的“语法”是什么意思。在探索概念的使用范围和规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如何看待“语法命题”,并获得通过语法的方式看到命题的能力。 PART3 经验以语法作为前置条件 339节:“无形的对象”是一个语法错误 340节:排除语法错误构筑的“经验”和“范畴” 341节:我们描述的是一种外在性 342节:在没有学会语言前,思想是什么? 343节:回忆的“前现象”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 344节:对自己讲话,必须由讲话作为基础 345节:“自言自语”,确实是一种例外项 346节:内部世界的突变,是无原因的 347节:纯粹私有状态会导致公共性的矛盾 348节:思想语听上去是个经验命题,其实是个语法命题 349节:如何区分经验命题和语法命题 350节:语词可理解不是合语法的 351节:意谓不提供意义,进而进发到经验 352节:语法的(思想)排中律,不是经验的排中律 353节:经验性的证实,是一个语法问题(背后是生活形式) 354节:症候是一种经验,但经验也基于“一个语法的背景” 355节:先于哄骗,是“标准” 356节:客观经验事实并不存在 357节:意义的来源:共识标准和症候 358节:最后的反问,句子的意义不是内在的 5 学会自然地思考 学会自然思考,不仅是学会使用语法概念的方式看待问题,还包括如何能够不受到哲学病式问题的诱惑,在错误的问题的影响下走向错误的方向。 PART4 范畴是语法决定的 359节:机器思想吗? 360节:机器能不能思想,是个语法命题 361节:思考和“思考在哪里发生,如何发生”没有关系 362节:思考不是指物的 363节:没有单一的“传达”过程 364节:心算在哪里发生? 365节:心算就像是一个中间的开始 366节:心算只有在拥有外部摹画时具有意义 367节:没有脱离与外部摹画的“内在意象” 368节:意象是摹画性的,而非逻辑性的 369节:摹画提供的不是“解释” 370节:意象(印象)
42 minutes | a month ago
学会自然地思考(维氏语法标准 5/5)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的”,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实证的”,什么是“归纳的”,但是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的”? 在之前的11期节目中,我们尝试关联维特根斯坦与我们生活中遭遇的语言与思想问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方法,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力,以便把握住他对语言系统反思的一些关键思路,不然我们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病”批判,也可能会出现教条式的运用。因此,什么是维特个斯坦所说的“语法”,什么是“语法问题”,就是本期的关键了。 像所有的形而上学一样,思想与现实的和谐一致要从语言的语法中来发现。——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 5 学会自然地思考 学会自然思考,不仅是学会使用语法概念的方式看待问题,还包括如何能够不受到哲学病式问题的诱惑,在错误的问题的影响下走向错误的方向。 PART4 范畴是语法决定的 359节:机器思想吗? 360节:机器能不能思想,是个语法命题 361节:思考和“思考在哪里发生,如何发生”没有关系 362节:思考不是指物的 363节:没有单一的“传达”过程 364节:心算在哪里发生? 365节:心算就像是一个中间的开始 366节:心算只有在拥有外部摹画时具有意义 367节:没有脱离与外部摹画的“内在意象” 368节:意象是摹画性的,而非逻辑性的 369节:摹画提供的不是“解释” 370节:意象(印象)
53 minutes | a month ago
合语法的才有意义(维氏语法标准 4/5)维特根斯坦
讲义下载地址 (墙外)Google Drive: https://cutt.ly/flipradio (墙内)3adisk: http://flipradio.3adisk.com/ 本期问题意识: 我们知道什么是“客观的”,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实证的”,什么是“归纳的”,但是什么是维特根斯坦一直强调的“语法的”? 在之前的11期节目中,我们尝试关联维特根斯坦与我们生活中遭遇的语言与思想问题。关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方法,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力,以便把握住他对语言系统反思的一些关键思路,不然我们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病”批判,也可能会出现教条式的运用。因此,什么是维特个斯坦所说的“语法”,什么是“语法问题”,就是本期的关键了。 像所有的形而上学一样,思想与现实的和谐一致要从语言的语法中来发现。——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 4 合语法的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来探索,什么是“语法命题”了,维特根斯坦所一直强调的“语法”是什么意思。在探索概念的使用范围和规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如何看待“语法命题”,并获得通过语法的方式看到命题的能力。 PART3 经验以语法作为前置条件 339节:“无形的对象”是一个语法错误 340节:排除语法错误构筑的“经验”和“范畴” 341节:我们描述的是一种外在性 342节:在没有学会语言前,思想是什么? 343节:回忆的“前现象”是外在的,而非内在的 344节:对自己讲话,必须由讲话作为基础 345节:“自言自语”,确实是一种例外项 346节:内部世界的突变,是无原因的 347节:纯粹私有状态会导致公共性的矛盾 348节:思想语听上去是个经验命题,其实是个语法命题 349节:如何区分经验命题和语法命题 350节:语词可理解不是合语法的 351节:意谓不提供意义,进而进发到经验 352节:语法的(思想)排中律,不是经验的排中律 353节:经验性的证实,是一个语法问题(背后是生活形式) 354节:症候是一种经验,但经验也基于“一个语法的背景” 355节:先于哄骗,是“标准” 356节:客观经验事实并不存在 357节:意义的来源:共识标准和症候 358节:最后的反问,句子的意义不是内在的
COMPANY
About us Careers Stitcher Blog Help
AFFILIATES
Partner Portal Advertisers Podswag
Privacy Policy Terms of Service Do Not Sell My Personal Information
© Stitcher 2021